今日冬至,老人说“冬至人不动,来年无病痛”,有啥说法?

时间:2025-04-04 21:22:59 转载源:时事热点网 作者:思凡 点击:5421次

“白天最短夜最长,数九寒天冻死羊,一年之中最冷时,偏偏它在最前方。”古往今来,冬至一直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当冬至的脚步到来,那句“冬至人不动,来年无病痛”的俗语,便如同古老的歌谣,在老人们的口中轻轻吟唱,代代相传,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深邃的智慧与奥秘?冬至渊源冬至,其起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,《汉书》有云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彼时,冬至日便备受重视,皇帝要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,称为“郊祭”,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百姓们也会停止劳作,以各种方式庆祝,祭祀祖先、阖家团聚,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新年。汉朝时,冬至被称为“冬节”,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,曾言道:“冬至前后,君子安身静体,百官绝事,不听政,择吉辰而后省事”。这表明当时冬至已成为法定节假日,人们在这一天休息、养生,以养精蓄锐迎接新的一年。到了唐宋时期,冬至更是盛极一时,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广为流传。这些历史典故和传统习俗,无不彰显出冬至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,也为“冬至人不动,来年无病痛”的养生理念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。冬至:阴阳转换的关键节令冬至,在二十四节气中犹如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,“冬至一阳生”,此语道破了冬至时节自然界阴阳二气的微妙变化。在这一天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此后,阳气便如破土而出的新芽,开始缓缓回升,尽管这初生的阳气尚如烛光般微弱,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。从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来看,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二者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。冬至时节,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规律,内敛潜藏于体内,此时,若过度劳累或进行剧烈运动,就如同在阳气初生的娇嫩幼苗上施加重压,极易导致阳气外泄太过,从而打破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。一旦阴阳失衡,各种疾病便可能接踵而至。因此,“冬至人不动”的理念倡导人们在这一特殊时期,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,避免过度消耗阳气,以确保体内阳气能够得到充分的涵养和蓄积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。”冬至时节的养生之道,正是遵循自然阴阳变化规律的生动体现。传统习俗中的冬至养生智慧在北方地区,冬至吃饺子是一项家喻户晓的习俗。据说,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,而冬至吃饺子是为了防止耳朵被冻伤。这一习俗背后,其实蕴含着冬季保暖养生的理念。冬至时节,寒冷的天气极易导致人体阳气外泄,而保暖则成为养生的首要任务。食用热气腾腾的饺子,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,还能让身体从内到外感受到温暖,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阳气,预防因寒冷侵袭而引发的疾病。而南方地区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,汤圆由糯米粉制成,口感软糯,味道香甜。糯米性温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暖胃的功效。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,既能够滋养脾胃,又能为身体补充能量,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。除了饮食习俗,冬至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活动,如九九消寒图。从冬至开始,人们会绘制九九消寒图,每天填画一笔,待九九八十一天画完,春天也就悄然来临。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对时间的记录和对春天的期盼,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。在绘制九九消寒图的过程中,人们需要静下心来,专注于手中的画笔,这有助于缓解冬季因寒冷和日照时间短而带来的焦虑和烦躁情绪,使心境保持平和安宁。而心境的平和对于养生来说至关重要,正如中医所说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动静结合:现代视角下的冬至养生在现代社会,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但“冬至人不动,来年无病痛”这一古老的养生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然而,对于“不动”的理解,我们不能过于机械和片面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……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现代养生观念倡导动静结合,即在冬至时节,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,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。冬至时节的运动应遵循缓和、适度的原则,例如散步,这是一种简单易行且适合大多数人的运动方式。在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,漫步于公园或郊外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又能让身体沐浴在阳光下,补充维生素 D,促进钙的吸收。太极拳也是冬至时节理想的运动项目之一,太极拳动作缓慢、柔和,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,通过身体的虚实转换、气息的开合升降,达到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、强身健体的目的。练习太极拳时,人们要排除杂念,集中注意力,让身心得到放松。除了运动,冬至时节的休息和睡眠同样不容忽视。在这个时期,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,延长睡眠时间,保证充足睡眠时间,促进阳气的潜藏和蓄积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还应注意保暖,尤其是头部、脚部和背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,可通过佩戴帽子、围巾、穿厚袜子和保暖内衣等方式,防止寒邪入侵。“冬至人不动,来年无病痛”这句古老的俗语,承载着先辈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养生智慧的高度总结,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健康的深刻洞察。在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气里,我们应传承和发扬这一理念,静以修身、食补养阳、养心安神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体魄迎接新的一年。在冬至来临之际,让我们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,聆听这句俗语背后的声音,遵循自然规律,传承古老智慧,以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,迎接新的一年。愿我们在冬至的宁静与祥和中,积蓄力量,为来年的健康与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,让生命之树在岁月的流转中枝繁叶茂、绿意盎然,为未来的生活开启健康、美好的篇章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